close
馬克吐溫:
「如果我們能夠出生時80歲,然後逐漸接近18歲,人生一定會更美好。」
一開始觀賞這部電影時,我有想到這句話,
沒想到果然是這部著作的創作靈感。
距離看這部電影已經有些日子了,
只是還沒遇到一個很適合的心情來整理,
昨天晚上,一個憂鬱的Friday night,又讓我想起這部電影。
人生很長,就像這部電影也很長,觀賞前記得先去洗手間一下,
才不會像我一樣,才看到一半就接到nature call的召喚,
然後...更加的感嘆...人生怎麼這麼漫長XD

「你永遠不知道未來有什麼在等著你」
這句話好幾次出現在電影之中,
不管是對於「順著來」的黛絲的人生,
還是「逆著來」的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通通都適用。
當然,也適用於你我的人生。
其實這部電影的情節不很令我意外,
比較多的是在於想像空間的呈現,
具體化的呈現「逆著來」的人生會是什麼樣子。
但整體的意境很雋永,
能引人反覆低迴,想想關於人生、時間、順逆、成長的問題。
我發現,其實,我們順著來的人生,也是可以這麼奇幻。
想要有這麼奇幻的人生,
只要捐棄心中的成見,相信人生沒有一定的公式,
因為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有多長,
未來有什麼在等著。
只要真能這麼想,那麼我們的人生,會變得奇幻許多。
但其實,
大部分的人,大部分的時候,並不想要一個奇幻的人生。
大部分的人,大部分的時候,都在追求一個
well-organized,well-controlled life,
這樣才叫做「順」,這樣才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人生。
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這樣想的呢?從我們長大了之後嗎?
在電影中讓我們看到一個外表六七十歲的老頭,卻說自己沒有性經驗而讓身邊的人感到咋舌的有趣畫面;中年男子的外表內藏一個純情少年的內心,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就和喜歡的女生在冰天雪地裡走著;年輕帥氣的外表之下,卻有一顆滄桑老練的心,這是班傑明「逆過來」的人生畫面。
但仔細想想,在他逆過來的人生裡,該做的都做了,用他自己的節奏,照他自己的順序,又有何不可?
電影中利用時間的逆轉,呈現出的畫面,讓我感受到順逆其實是一種相對的心態,不是一個絕對的直線。我們總以為順著時間的流前進,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就是成長了,其實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左顧右盼,看看別人是怎麼長大的,我們也要那樣。
2009年7月23日,會是我滿28歲的日子。然後我要開始經營我的人生的第28年,但我從來也沒經歷過第28年,所以我要看看別人的28歲是什麼樣子,然後決定我的28歲會是什麼樣子。
很可惜的,很多時候,都只看得到外界事物的表面。我看到28歲的女生成熟漂亮,有一頭漂亮的長髮,有一副纖細的身材,有一個很好的職業,可能還有一個很愛的伴侶。
於是,我也要變成那樣。
這樣順遂的人生,平常的時候想來,一點都不奇怪,這就是我要的人生。
只有在一個憂鬱來襲的Friday Night,
家裡的林小包異常的大哭,聲嘶力竭,
我把他抱在手裡,都還感受得到他背部的顫動,
一種很徹底的痛哭。
忽然間,我也好想那樣大哭一場。
在我心底的某個地方,或許是左心室,或許是右心房,
有股蠢蠢欲動的能量,隱隱。
我也好想好想,那樣大哭一場,
哭得背都顫動,哭得聲嘶力竭。
但我還是沒有。
因為,我是大人了。
然後我想到這部電影裡讓我最為震撼的一個畫面,
就是最後班傑明退化為嬰兒之後,
在年老的黛絲懷裡,
黛絲為他闔上了雙眼,也宣告他「逆著來」的人生畫下句點。
當嬰兒代表死亡,徹底顛覆了「嬰兒」這個符號具與符號義之間的連結。
讓我感到很害怕。
在我們變成大人的同時,
是不是也為自己心中的那個小孩,
闔上了雙眼。
「如果我們能夠出生時80歲,然後逐漸接近18歲,人生一定會更美好。」
一開始觀賞這部電影時,我有想到這句話,
沒想到果然是這部著作的創作靈感。
距離看這部電影已經有些日子了,
只是還沒遇到一個很適合的心情來整理,
昨天晚上,一個憂鬱的Friday night,又讓我想起這部電影。
人生很長,就像這部電影也很長,觀賞前記得先去洗手間一下,
才不會像我一樣,才看到一半就接到nature call的召喚,
然後...更加的感嘆...人生怎麼這麼漫長XD

「你永遠不知道未來有什麼在等著你」
這句話好幾次出現在電影之中,
不管是對於「順著來」的黛絲的人生,
還是「逆著來」的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通通都適用。
當然,也適用於你我的人生。
其實這部電影的情節不很令我意外,
比較多的是在於想像空間的呈現,
具體化的呈現「逆著來」的人生會是什麼樣子。
但整體的意境很雋永,
能引人反覆低迴,想想關於人生、時間、順逆、成長的問題。
我發現,其實,我們順著來的人生,也是可以這麼奇幻。
想要有這麼奇幻的人生,
只要捐棄心中的成見,相信人生沒有一定的公式,
因為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有多長,
未來有什麼在等著。
只要真能這麼想,那麼我們的人生,會變得奇幻許多。
但其實,
大部分的人,大部分的時候,並不想要一個奇幻的人生。
大部分的人,大部分的時候,都在追求一個
well-organized,well-controlled life,
這樣才叫做「順」,這樣才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人生。
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這樣想的呢?從我們長大了之後嗎?
在電影中讓我們看到一個外表六七十歲的老頭,卻說自己沒有性經驗而讓身邊的人感到咋舌的有趣畫面;中年男子的外表內藏一個純情少年的內心,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就和喜歡的女生在冰天雪地裡走著;年輕帥氣的外表之下,卻有一顆滄桑老練的心,這是班傑明「逆過來」的人生畫面。
但仔細想想,在他逆過來的人生裡,該做的都做了,用他自己的節奏,照他自己的順序,又有何不可?
電影中利用時間的逆轉,呈現出的畫面,讓我感受到順逆其實是一種相對的心態,不是一個絕對的直線。我們總以為順著時間的流前進,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就是成長了,其實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左顧右盼,看看別人是怎麼長大的,我們也要那樣。
2009年7月23日,會是我滿28歲的日子。然後我要開始經營我的人生的第28年,但我從來也沒經歷過第28年,所以我要看看別人的28歲是什麼樣子,然後決定我的28歲會是什麼樣子。
很可惜的,很多時候,都只看得到外界事物的表面。我看到28歲的女生成熟漂亮,有一頭漂亮的長髮,有一副纖細的身材,有一個很好的職業,可能還有一個很愛的伴侶。
於是,我也要變成那樣。
這樣順遂的人生,平常的時候想來,一點都不奇怪,這就是我要的人生。
只有在一個憂鬱來襲的Friday Night,
家裡的林小包異常的大哭,聲嘶力竭,
我把他抱在手裡,都還感受得到他背部的顫動,
一種很徹底的痛哭。
忽然間,我也好想那樣大哭一場。
在我心底的某個地方,或許是左心室,或許是右心房,
有股蠢蠢欲動的能量,隱隱。
我也好想好想,那樣大哭一場,
哭得背都顫動,哭得聲嘶力竭。
但我還是沒有。
因為,我是大人了。
然後我想到這部電影裡讓我最為震撼的一個畫面,
就是最後班傑明退化為嬰兒之後,
在年老的黛絲懷裡,
黛絲為他闔上了雙眼,也宣告他「逆著來」的人生畫下句點。
當嬰兒代表死亡,徹底顛覆了「嬰兒」這個符號具與符號義之間的連結。
讓我感到很害怕。
在我們變成大人的同時,
是不是也為自己心中的那個小孩,
闔上了雙眼。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