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那山那人那狗》
坦白說,這電影名稱取得真是糟糕。


2000年我初識這部電影,
是一個同學說有免費的電影票可以一起去看,
在那個瘋狂愛看電影的年紀(其實現在仍是),
有免費的電影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禮物(其實現在也仍是),
但這片名卻讓我提不起勁,
後來好像選擇從事了別的休閒活動。

直到後來,開始接觸大陸電影,
開始對這部片有興趣,
也隨著看過越來越多電影,
開始了解電影名稱是不可靠的這回事。



今天下班後冒著小雨,騎車去尋找板橋圖書館。

誠意十足的拿出身分證想要申請辦證,
「你辦過囉,在三峽辦的」,圖書館小姐親切的說。
這才明白臺北縣的圖書館是連線經營的道理,
不過也難怪,
如果同是臺北縣還要分開辦圖書證,
想要臺北縣借透透的話,得要辦個29張借書證。

是要湊成撲克牌嗎?

那什麼時候可以全臺圖書館大連線呢?
是說連線也不知道是否真的利大於弊,
不過這不是我要討論的重點,
重點是,
現在進步到可以用悠遊卡當借書證,
開心~~~
可以馬上開始借書了!

《那山那人那狗》就是在圖書館借的。

這部電影描述一個簡單的故事,
一個資深的鄉郵員一輩子都在湖南的山區送信,
因年紀漸長,體力無法負荷,
便決定退休,並向當地支局長請求,由兒子來接棒。

送信一次就要用上三天兩夜的時間,
一天走80公里,休息一夜;
再走80公里,休息第二夜;
第三天再走上一天一夜,趕路回家。

兒子的第一次送信,
老父親放心不下,決定一同前往,
並帶上忠心耿耿的狼狗─ 老二。

接下來的內容就是父子共走山路的情節,
但這一路上,父子間平淡又微妙的互動,
一直讓我內心澎湃不已,
數度紅了眼眶。
我在忍耐,
不喜歡哭得鼻腔滿是鼻涕的那種感覺。

一路上,父親囑咐著各種細節,
從山路的狀況,到各村落間的人際關係、人情事故;
兒子也向父親交接家中的事務,
像是母親的身體狀況、自家村莊內的交際來往。
狼狗老二也在旅途中擔任重要的角色,
不能只說是忠心的僕人,
而是重要的支柱。

另外包括一些彼此之間都不知道、不清楚的事情,
也在這一路上,
得到了交集。


「你居然比郵包還輕。」
心疼父親腿疾的兒子,在背著父親渡河後,
略驚訝又略難過的這樣說。

「你脖子上的疤哪來的?」剛剛在兒子背上的爸爸,詢問著方才的發現。
「好久的事了,大概我15那年吧,扛犁回家,不小心滑了一下,給扎的。」
兒子不太在意的回著。
「我怎麼不知道?你媽怎麼沒跟我說?」
「這小事,是我不給媽說的。」



「這郵路怎麼這麼難走?你怎麼沒告訴我?」兒子氣喘吁吁的問著。
「你又沒問!」老父理直氣壯的回著。

類似的對話,這一路上經常上演。


待父子完成這趟一同走過的郵路後,
第二次兒子要單獨啟程時,
一直跟在老父身旁的忠心狼狗,
沒有跟隨兒子的腳步出門,還是窩在老父身邊。

老父親看著兒子的背影,
看起來沒有表情的臉,
卻讓我感受到父親濃烈的...情感...
是不捨、是驕傲、是擔心、是...是...
是一種...我在我父母平常看起來沒什麼特別表情的臉上,
也會感受到的感情...

然後老父大手一推,把狼狗往前推去,
狼狗快步往兒子的方向奔去,
一同沒入山林之中。

老父這一推,我的眼淚再也忍不住,奪眶而出。

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
我不斷想起我和自己父母的互動。

當父母親知道自己的孩子要走上和自己一樣苦的路,
我相信那會比讓他們自己去吃苦,更感到難受。

而子女總要在自己走上之後,
才會驚訝於:「原來父母走的路這麼難。」

父母與子女之間始終掛心著彼此,
然而表面上就像電影裡呈現的生活,
那樣的平淡、那樣的微妙,甚至是那樣看起來面無表情。

我到現在還不是很確定我以後要不要生小孩。
因為我真的不知道我是不是有能力,
能夠這麼無私的去愛一個人,
愛一輩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gbr 的頭像
    sagbr

    莎格寶的英倫不政經

    sagb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