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05 中國時報
失根的符號
陳俊欽
台灣的亂象竟然是在台灣本土政權(sagbr:所以以前都是外來政權??日據時代?)執政之後才快速出現的,這不是政治問題,也不需要挑起族群紛爭,光用陰謀論或意識形態,豈能解釋:一群有種在戒嚴時期冒著生命危險挺身而出的心靈,能在困境中苦撐數十年,卻在執政後,只花幾年時間就腐敗殆盡?
事實上,這是台灣人長年以來的悲哀:島上的符號系統(語言、文字、音樂等)、社會結構(法律、民俗、宗教等)與生產技術,從來沒有統整過(sagbr:HOW?),甚至自己都是矛盾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好了--「以和為貴」。乍聽下,「以和為貴」是現在台灣最需要的美德,但事實上,這句繼受於中國的語句,在台灣的民族性上,表現出來的,正巧是「先下手為強」!原因非常簡單:先下手者會被眾人寬恕,受害者卻被「以和為貴」的觀念綁住,無法還手。
筆者在門診多年經驗中,(sagbr補字:發現)最重視「以和為貴」的地方,諸如婆媳問題、宗教團體與公益團體等,往往是最殘酷的殺戮戰場。
所謂「憂鬱狂潮」,也是相同的悲劇。「憂鬱症」是個舶來品(sagbr:是喔?!and then?所以說醫學系念的外文書裡面的症狀名稱都是舶來品嗎?),「鬱卒」則普遍存在於健康者、生理疾病與人際衝突中。但是經過藝人、媒體與行政單位的推波助瀾下,「憂鬱症」卻變成了一個超級垃圾桶:不知道有多少人格違常患者、肝硬化患者、家暴受害者與弱勢團體被貼上這標籤,結果本來的生理、社會問題被忽略了(sagbr:這是被台灣媒體與社會語言建構污名化的結果吧,跟「憂鬱症」是舶來品有關係嗎?),統統變成「憂鬱症」。筆者也遇過不少被父親性侵害的女子,在提出指控時,卻被父親以「她有憂鬱症」來卸責。
人們用著舶來品的符號,描述著傳統的社會,而後從其中矛盾獲取自己所期待的利益。這正是台灣這塊島嶼長久以來的悲哀。一位女子為家庭犧牲,買了房子,卻被全家族霸占,深感不滿;但是,在傳統氏族文化中,有所謂的「個人財產制」嗎?而繼受德國法的民法卻極力保障這個制度。這要這名女子如何接受如此巨大的矛盾呢?
「新好男人會幫忙做家事。」但是,為什麼不是「新好男人會讓老婆幫忙做家事?」這何嘗不是父權制度的西化?(sagbr:←這句說的好!但我不懂為什麼是父權制度的西化?)有些基督教派堅持用羅馬拼音教授台語,這何嘗不是「本土意識」、「中國意識」與「西方意識」的角力戰?
不必責怪某些政黨的「愛台灣」、「拚經濟」或「兩岸復談」,因為失根的符號系統實在變不出新口號;也不必責怪所謂「媒體亂象」或「職棒簽賭」,因為「媒體責任」與「打棒球還可以是職業」這些符號對於我們社會實在太陌生了。若要批評現在大學生滿街跑,那不妨先捫心自問:自己是否曾經當過「考大學」的「教唆犯」?
這是一塊被詛咒的島嶼。我們無力解除任何封印,但是,我們總有張開眼睛與感受痛苦的權利吧?
-----------
令我很不解的一篇文
到底是要探討台灣社會現況中的符號運用
還是要追究語言的來源??
哪些是外來語,又哪些是本土語言
其實不是討論的重點
重點應該是在外來用語進入本土社會後的使用與建構情形
「人們用著舶來品的符號,描述著傳統的社會,而後從其中矛盾獲取自己所期待的利益」
這句話很有問題
‧「人們」「矛盾」「獲取自己所期待的利益」
用「人們」是一個很籠統又很不負責任的辭彙
因為裡面包含太多的性別、種族與階級
‧「矛盾」這樣的矛盾從何而來?
語言的交流演變本來就是人類文化的生命現象
重要的是語言在穿梭於不同社會文化中
產生的融合與衝突從何而來
我覺得以語言、言語為利器的大眾媒體就是個非常值得探究的機制
‧「獲取自己所期待的利益」
這其實牽涉到意識形態與階級的問題,誰經常得以成功獲取自己所期待的利益,而誰又經常不能?
我想作者在他接著提到的例子,就點出了一個明顯的差異...
「女子」「全家族霸占」「傳統氏族文化」...
曾經有一個30歲的男人問我:「你為什麼對汽車有興趣,好特別喔」
我說:「這沒什麼好令人感到驚訝的,其實很多男生或許也對編織很有興趣,而當你(有幸,當然這個字眼我沒說出來)了解到一個女人要坐上駕駛座的背後藏著哪些歷史背景與經驗故事,或許你也會對這個問題(恩...其實就是我的論文)感到興趣」。
....
如果說「新好男人」算是來自西方世界的概念
那麼到了台灣社會後,產生什麼樣的解讀與挪用
保留了哪些意義
又創新了哪些意義
「新好男人」在台灣社會與相對建構出的西方社會中
所包含的意義概念有何異同
具有什麼樣的象徵意義
「新好男人會幫忙做家事」這句話鞏固的核心概念仍是
「做家事原本就是女人的事情」,新好男人只是幫忙
且這句話中沒有(或不敢?)提到幫忙的「頻率副詞」
「新好男人每天都會幫忙做家事」
「新好男人一輩子都要做家事」
(別覺得我誇張,媽媽都是每天做家事,做一輩子!)
「新好男人會讓老婆幫忙做家事」
這句話我喜歡
大概也是我轉貼這篇文的原因吧
怎麼廣告創意就沒想到要用這句話
大概是因為
這句話徹底顛覆了廣告陰謀中所想要鞏固的傳統
「家事還是要由女人來做的!!!男人只是(偶爾)幫幫忙!!!」
(很多個驚嘆號是我心中的激動語氣,括號中的偶爾是我自己加上的頻率副詞)
其實若說真要看到社會符號運作背後的陰謀
我右手握的符號學的刀
和左手拿的文獻探討
真的太鈍太薄弱
只能在自己的blog裡大放厥詞
(咬我阿~~拜託...咬我...我現在很欠人家當頭棒喝,回個文吧~)
要到哪一天
圖書館裡才會有我的論文
哪一天
我才能替我的論文
唱生日快樂歌~~
..........
從一個政大社會學系的學生身上學來的
「我就是喜歡社會學帶來的思考刺激,讓我覺得很爽」
公告版位
- Sep 22 Fri 2006 11:44
[轉轉轉]失根的符號
close
失根的符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